首页 > 文件法规 > 通知公告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应知应会

2022-08-04    


什么是省级文明城市



省级文明城市是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、党的建设全面发展,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,城乡建设管理水平较好、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。




为何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可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,提升市民文明素质,优化城市环境,规范社会秩序,拓展城市功能内涵,使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,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



省级文明城市测评周期和届



省级文明城市每年一测,三年一评。




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的常用方法



网上申报材料、实地考察、问卷调查。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始终坚持的评判标准



群众满意度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需要打造的八大环境



政务环境廉洁高效;法治环境公平正义;市场环境诚信守法;人文环境健康向上;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优良;生活环境和谐宜居;社会环境安全稳定;生态环境优美宜人。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

需要市民哪些方面的支持?



了解参与和支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,做到言行文明,美化城市环境和秩序,促进人际关系和谐。积极为城市发展和"创文"工作建言献策。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测评

对市民公共场所行为的要求



1.不乱扔杂物、不随地吐痰、不损坏花草树木、不吵架斗殴。

2.不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。

3.不要在影剧院、图书馆等场所大声喧哗、嬉闹。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核心主题



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
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



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


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



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。



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



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



社会功德的主要内容



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、爱护公物、保护环境、遵纪守法。




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



爱岗敬业,诚实守信,办事公道,服务群众,奉献社会。




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



尊老爱幼,男女平等,夫妻和睦,勤俭持家,邻里互助。




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怎么做?



见义勇为,伸出援助之手,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救助。




志愿精神



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。




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社区生活环境的要求



①环境绿化美化,卫生状况好,无脏乱差现象。

②路面硬化、平整,无明显坑洼积水,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;不乱牵拉电线、不破坏健身设施。

③倡导“垃圾减量分类”,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定时清运;文明养犬、及时清理动物粪便。

④楼门内干净整洁,楼道无堵塞,墙壁玻璃无污秽破损,照明、消防设施完好;车辆按区域分类划线停放整齐有序。

⑤社区日常管理服务规范有序;有市民公约(居民公约),倡导邻里和睦、守望相助。




文明养犬的基本要求



①做到规范养犬。不饲养大型犬、烈性犬,不虐待、遗弃所养犬。

②做到文明养犬。携犬外出时应由成年人牵引,培养犬只出门随行保持安静的好习惯,防止犬只乱吠叫、伤人、夜晚狂叫扰民现象发生。

③做到卫生养犬。不带犬只进入社区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,外出遛犬时随身备好清洁工具,随时清理犬只排泄的粪便,并妥善处置。

④做到健康养犬。做好疫病的预防,定期为犬只注射狂犬病疫苗和其它疫苗,关爱犬只的健康,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疾病的发生。




文明交通对市民的要求



车辆、行人各行其道,无行人乱穿马路、翻越隔离栏现象 ; 机动车在无交通信号灯的人行道口礼让行人;无闯红灯、乱穿马路现象;乘客排队候车、依次上下车,无拥挤、争抢座位等现象;公交车上乘客主动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。



“文明餐桌”公约内容


合理用餐,吃多少,盛多少;

节约用餐,不剩菜,不剩饭;

卫生用餐,用公勺,用公筷;

文明用餐,不喧哗,不吸烟。



市民出行时应注意的文明行为



服从指挥、各行其道;有序乘车、文明礼让;绿灯通行,走人行道。




“门前三包”



包卫生、包秩序、包绿化美化。




可回收物


①纸类(报纸、传单、杂志、旧书、纸板箱及其它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)、金属(铁、铜、铝等制品);

②玻璃(玻璃瓶罐、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);

③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(泡沫塑料、塑料瓶、硬塑料等);

④橡胶及其制品、饮料瓶(可乐罐、塑料饮料瓶、啤酒瓶)。



有害垃圾




①电池(蓄电池、钮扣电池等)、废旧电子产品、废旧灯管灯泡;

②过期药品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、染发剂、杀虫剂容器、除草剂容器;

③废弃水银温度计、废油漆桶、废打印机墨盒。



倡导勤俭节约、制止餐饮浪费



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珍惜每一餐饭、节约每一粒粮,养成“够吃就好、剩余打包”的良好习惯,自觉抵制高档聚餐、非理性消费、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。




家庭美德



尊老爱幼,男女平等,夫妻和睦,勤俭持家,邻里互助。




文明上网



遵守法律、实事求是、抵制恶俗、诚信交流。


来源:临汾日报


  

主办: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 © 版权所有 2018

承办:临汾市商务局  

晋ICP备05003731号  网站标识码:1410000039

涉密文件严禁上网

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